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日本xxx在线观看免费播放,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定州市人民政府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  >> 市政府辦公室文件  >> 定政辦
  • 名稱:定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定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 發布機構:
  • 發文字號: 定政辦〔2022〕6號
  • 發布日期:2022年07月05日
  • 有效性:有效
定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定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2022年07月05日    【字體: 】    打印
 
定政辦20226

 

各鄉鎮人民政府、城區街道辦事處,市政府有關部門:

《定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結合實際,嚴格遵照執行抓好貫徹落實

 

 

                         定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427

(此件公開發布)

 

定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

 

為貫徹落實制造強省戰略,深入實施1368發展布局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據《定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制定本規劃。規劃期為2021—2025年,遠景展望到2035年。

一、發展概況

(一)發展基礎。十三五期間,全市通過扎實推進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不斷鞏固壯大傳統行業,快速發展現代產業,主導產業經濟效益和運行質量不斷提高,開發區擴容增效,招商引資項目現代化、輕型化、綠色化特征明顯,全市經濟持續發展,制造業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為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全市主要經濟運行指標保持持續增長。工業經濟穩中有升,整體呈現穩步增長、不斷優化的發展態勢。地區生產總值持續翻番,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5.7%工業加快轉型升級,主導產業中的汽車及零部件、體育器材列入省級重點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我市獲評河北省工業轉型升級試點示范市北方循環經濟示范園區被中央協同辦列為試點

2. 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制造業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轉化,4家企業入圍全省百優,獲批中國馳名商標2個、省級中小企業名牌產品92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9家、示范企業10河北雙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獲評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實現零突破。培育省級互聯網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重點項目5個,18家企業獲評省級數字化車間經濟開發區獲評省智能制造業示范區北方循環經濟示范園區被評為國家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

3. 產業集群加速發展。不斷推動產業集群升級,培育形成汽車零部件、體育器材產業兩個產值超百億元集群,榮獲縣域特色產業振興工作優秀市稱號,省級特色產業名鎮達5個。榮獲河北省體育用品產業名市、體育用品外貿轉型示范基地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名市稱號。

(二)發展環境十四五時期,我國制造業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市制造業正處于向高質量發展奮力邁進的關鍵階段

從國際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新動力、新機遇新挑戰。需要深刻認識到服務建設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快提升自身制造業發展建設水平,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爭取在產業鏈和供應鏈重構中,實現我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從國內看,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轉型加快推進,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我國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將全面普及數字化要求我市今后必須堅持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融合發展新動能,壯大產業體系新優勢,積極推行制造業數字化賦能,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從省內看,我省區位優勢明顯,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冬奧會籌辦等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深入實施,將帶來前所未有的戰略支撐和強大動能。十三五期間,深入實施產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系列三年行動計劃,開展萬企轉型專項行動,推動制造業產業體系不斷完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步伐日益加快,為我市十四五時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從我市看,京津冀協同發展與雄安新區的加快推進與建設,冬奧會籌辦等國家戰略和大事的實施,更多京津優質創新資源向河北疏解區位交通優勢為我市帶來區域合作與轉型發展的新機遇有利于我市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京保石產業帶和產業鏈,形成互連、互補、梯度差異化協調發展、錯位發展、融合發展、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三)存在問題新發展形勢下,我市制造業的發展情況,與國內先進地區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制造業創新能力需要持續加強,研發投入需要持續加大;產業結構仍需優化,傳統產業占比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較低,缺少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制造業高端人才和領軍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加強;處于產業鏈價值鏈中低端的企業和產品多,頭部企業和高端高值產品少,區域品牌建設相對滯后;能耗排放相對較高,質量效益有待提升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決策部署,按照市委工作要求,扎實推進1368發展布局,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全面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主動服務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堅定不移實施制造強市戰略,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加快定州制造向定州智造、定州創造轉變,為建設京津冀開放型現代化節點城市提供堅實支撐

(二)基本原則

——創新驅動,融合發展。堅持創新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的核心地位,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堅持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深入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進產業數字化,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強創新載體建設,堅持科技引領、質量先行、標準帶動,實施現代產業壯大工程,推進產業協同創新和數字化轉型,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

——質效優先,綠色發展。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質效優先、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全面調整產業結構、用能結構,加快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綠色化改造,大力發展資源循環經濟,有效減少產品的加工和制造步驟,延長材料和產品生命周期,加快構建高效、清潔、低碳的綠色制造體系,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綠色化躍升。

——開放合作,協同發展。融入新發展格局,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吸引優質要素,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積極嵌入產業鏈供應鏈國內國際雙循環,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加強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協同,促進科技、金融、人才與制造業協同,發揮龍頭企業帶動效用,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集群,打造新形勢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三)主要目標

2025年,全市制造業比重穩固提升,基本形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良好生態和現代化制造業體系,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撐能力躍升,實現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上新突破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創新能力增強數字化、智能化規模水平產業基礎高級化水平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開發區提質擴容,基本形成全省有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具有蓬勃活力的新型產業發展高地以高質量發展為特征的智造強市。2035年,形成一批帶動性強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標志性產業鏈和先進制造業集群有力支撐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現代化。

1. 質量效益躍上新臺階。制造業增加值占比保持基本穩定,重點先進制造業集群和產業鏈競爭力顯著提升。20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5%左右、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生產總值比重達90%,產業實現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2. 創新發展得到新提升。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更加完善,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突出,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顯著增加,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明顯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行業知名品牌。到2025科技研發平臺累計達8個、工業設計中心達到5

3. 產業結構實現新優化。現代化制造業體系基本形成,打造一批國內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2025年末,培育3個規模超百億元產業集群培育10家行業領軍企業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100力爭在全省開發區年度考核中進入A把開發區打造成項目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新引擎

4. 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取得明顯成效,建成一批智慧工廠,制造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成效顯著。到2025年,制造業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的比例達到60%兩化融合達到全省先進水平。

5. 協同發展形成新格局。產業轉移平臺承接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到2025,協同創新平臺累計達到5個,省級科技項目累計達到20個。基本形成與京津冀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良性互動協同發展格局。

6. 綠色轉型邁入新階段。制造業碳達峰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綠色制造體系全面推廣,產業結構低碳調整,制造業重點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綠色制造體系加快構建2025,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明顯下降,新增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利用處置率達90%上。

三、發展重點

(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1.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加快完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以做強定州汽車產業為核心,實現轉型升級發展。支持長安汽車等企業在卡車、客車、皮卡等多個平臺布局,新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發動機生產線,完善產品譜系,升級產品結構,拓展負壓救護車、氫能公交、冷鏈運輸車等高附加值專用汽車發揮現有產業優勢,推動傳統汽車智能化發展。發揮汽車產業集群龍頭帶動效應圍繞重點零部件領域引進新的產業鏈高端企業,促進減震器、汽車儀表等配套企業聚集支持發展海泰、河北天健龍維等多個汽車零部件重點項目,推動整零協同,促進零部件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加快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配套體系,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量產和示范應用,與高校院所聯合共建新能源實驗室和國家新能源汽車在線監測大數據平臺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2025年,實現整車產值200億元零部件產值65億元以上,搶占汽車產業鏈的技術高端和市場終端,力爭定州市打造成中國北方重要的汽車產業集聚區。

2. 能源化工產業。支持傳統煤化工產業綠色化發展,延伸煤--化產業鏈,發展原材料深加工項目,構建產品附加價值高、污染排放少的煤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體系,打造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加快綠色煤電產業和智能電網建設,重點發展氫能、生物質能和垃圾發電、太陽能光伏。推進生物質資源化利用,利用剩余秸稈、畜禽糞便、有機廢棄物等發展生物天然氣,促進農村能源利用清潔化,爭創國家級生物質能示范區。大力發展高端精細化工產品,不斷延伸產生新的合成材料,推進丙二酸、丙酮肟聯產AMP項目二期等項目落地,形成高端精細化工綜合產業集群。

3. 裝備制造產業。打造京津冀區域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裝備制造業基地,重點支持機械、精密鑄造等產業,加強與國內外裝備制造知名企業合作,著力引進節能環保裝備、印刷機械應急裝備制造等特色裝備制造提升產業智能化,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著力打造一批智工廠,重點支持雙天機械、宏遠機械、四方力歐等機械裝備制造企業,開展數字化提升示范工程推動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等全流程智能化打造行業龍頭,引導東方鑄造、孟生球鐵等企業向精密鑄造轉型升級,提升企業工藝水平,提高鑄造件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謀劃建設應急裝備產業園積極發展應急裝備制造、預防防護產品、應急救護產品等,加速產業集聚、產能擴張、產品創新,推動優勢產品發展,提升應急突發事件產業支撐能力,打造安全應急裝備制造生產基地。

4. 生物醫藥產業。重點發展原輔料、中成藥及飲片生產依托金牛藥業、康博藥業等重點中醫藥企業,加強中藥新品的研發與產業化,建立京津冀地區醫藥研發與孵化基地。推進道地藥材精深加工全產業鏈發展,加快荃美生物制藥項目建設,建設符合FDA和歐盟標準的中藥標準提取物生產基地。加快推進寶塔醫療建設應急物資儲備、生產和醫療器械物流園重點項目建設,積極引進醫藥深加工、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等項目,推動現代醫藥產業做大做強。培育壯大外包生產平臺、研發服務平臺,推動數字經濟與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深度融合。

(二)壯大特色產業

1. 體育器材產業。拓展新興體育用品領域和體育服務領域,推動體品產業向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縱深發展,生產過程向自動化、智能化發展,產品個性化、時尚化、品牌化、跨界融合發展,產業由中低端市場向高端市場進階,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大力發展奧運經濟、冰雪經濟,支持防撞墊、冰鞋、冰壺等冰雪運動產業的開發,支持鼓勵有實力的生產企業做大做強。支持有競爭力的體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加強與行業內領軍企業、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專利、標準,增強產品競爭力。與河北、定州工業設計創新中心清華美院等高等院所合作,建立定州健身體育文化產業眾創空間設計師聯盟平臺,成立定州體品研究院。加快產品品牌化建設,從優勢產品入手,打造強勢品牌,增強國際競爭力。依托智慧休閑體育小鎮,打造產業發展平臺載體,提升軟硬件配套服務水平,打造河北特色產業的展示窗口和交易中心。加快體品小區升級,鼓勵體品企業向康復康養延伸、向冰雪運動拓展、向高端化邁進。到2025年,基本形成鏈條完善、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現代體育用品產業體系,實現產品豐富度、品質滿意度、品牌認可度明顯增強,全市體育用品產業總規模達到500億元左右。

2. 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加大延伸和拓展循環經濟產業鏈加快北方循環經濟示范園區二期建設,發揮園區引領作用,著力引進節能環保裝備制造企業,做好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的充分準備爭取京津資源化深加工項目向定州轉移,形成再生原料供應基地、再生產品生產加工基地重點發展橡塑精深再制造、廢舊電子精深加工、有色金屬回收、報廢汽車拆解等再生利用產業,以及相關裝備的研發與制造建立再生資源技術服務體系,聯合建國家級實驗室和循環經濟研究院,合力打造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核心業務平臺依托京津冀環保物流園,建設橡塑和有色金屬再生資源交易中心進一步發展精深再制造、固廢資源化再利用、循環經濟技術開發與成果轉化、環保裝備制造等八大產業構建起完整的資源循環化產業發展體系2025年,力爭建成國家級城市礦產基地、國家級再生資源產業基地。

3. 金屬制品產業。堅持實施高端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重點發展特色鋼網及金屬制品產業,加快整合高蓬鎮、李親顧鎮鋼網產業,建設金屬制品產業園,充分發揮鋼網產業優勢,進行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智能化裝備應用,提高鋼網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提高產業集聚水平,實現鋼網產業高質量發展鼓勵鋼網企業進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促進更多企業和產品達標增效建立定州鋼網產業開發研究中心,加快特色鋼網及金屬制品產業轉型升級。

4. 廚具產業以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為契機,依托中華全國工商聯廚具業商會、北京廚具商會,吸引北京、天津、山東等地廚具制造企業落戶定州,中國定州北方廚具新城打造高端廚具產業基地支持廚具制造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業聯合申報國家、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加強高端設備、高端材料、功能性設計等關鍵技術成果轉化,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快北方廚具城建設,吸引全國廚具龍頭企業組團入駐,建立健全產業配套服務設立國家級產檢驗檢測中心建設成為北方最大的高端廚具產業基地。

5. 食品加工產業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依托伊利、首農、首創等龍頭企業帶動,創新食品加工模式,推動食品精深加工集群式發展。加快食品工業園二期建設,推動食品產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順應消費節奏加快和主食工業化發展趨勢,發展品種多、營養全、品質好的綠色方便休閑食品,推動東洋飲料、酸棗深加工等功能性飲料項目落地。堅持做精特色、做強品牌、做大規模,構建以乳制品加工業、糧食加工業、肉制品加工業、蔬果加工業為主體的現代食品加工業體系,加強質量品牌培育,建立全產業鏈協同配套、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的產業體系,打造京津冀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基地。

(三)培育新興產業

1. 新材料產業。堅持高性能、多功能、綠色化主攻方向,大力發展新材料,培育和拓展納米科技產業鏈,依托復朗施納米科技公司,引進中科院納米仿生涂層等項目,積極開展相關技術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在行業領域率先取得突破,形成先發優勢領域。加快納米科技產業園和國家級納米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培育新型納米材料制備技術及裝備研發制造產業,建設高端納米產業發展基地及納米新材料成果孵化基地。整合生物醫藥、金屬3D打印、軍工航天等納米材料上下游產業,不斷催生和延增納米科技產業鏈,逐步構建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政策鏈銜接貫通的產業生態。

2. 氫能產業堅持高端化、高效化、智能化主攻方向,實施技術突破、產業成鏈、示范推廣和設施配套四大工程,加快氫能等關鍵技術系統研發及產業化。促進氫能技術鏈、氫能裝備產業鏈發展。加強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用氫等氫能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完善氫能源產業鏈條,推進旭陽能源和長安汽車在制氫、純化、儲運和氫燃料電池技術方面實現突破,引進培育氫燃料電池企業、液氫儲存設備制造等項目。積極推動氫能產業規模化、商業化進程,不斷提升氫能供給能力。支持氫燃料電池物流車生產和商業化應用,推進長安客車氫燃料電池整車和氫燃料電池公交示范應用項目,著力構建六位一體的氫能發展體系,形成國內一流的氫能應用示范標桿城市,打造中國北方氫城。到2025年,日產高純氫達到1萬公斤,完成2個加氫站,建成氫能產業園。

3. 智能制造產業。堅持智能化、終端化、鏈條化主攻方向,支持優勢產業發展人工智能和智能終端制造產業。持續推動汽車制造、電梯等制造業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促進制造業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打造智能制造強市。鼓勵企業提升全過程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重點支持優勢企業數字化轉型,發揮好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推動配套企業聚集發展和配套能力提升,培育和形成一批高、精、特、專產品配套企業群,在完善產業鏈條中實現智能化發展。定州智造建設為契機,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應用。2025年,制造業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兩化融合達到全省先進水平。

4. 航空裝備與服務產業。依托國研無人機研發生產試驗試飛基地,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新建A1類通航機場及航空燃油加油站,開展輕型飛機研發生產制造、無人機產品技術研發、試驗測試、產品試飛、集成制造和駕駛員培訓等業務。加快突破輕型飛機零部件關鍵技術及裝備,培育無人機遙感測繪和導航等新型業態配套體系開發制造,增強航空裝備發展規模和配套能力與服務能力。積極培育無人機遙感測繪和導航等業態,發揮定州通航機場軟硬件基礎設施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通航產業。

四、產業空間布局

圍繞建設京津冀開放型現代化節點城市,深入實施京津研發、雄安研發、定州智造產業計劃,統籌市域總體布局,全面提升城市制造業發展,明確區域產業定位,突出產業比較優勢,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構建與區域功能定位相適應、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與產業發展方向相契合的一區多園發展格局。做大做強核心區,加快推進六園”“五基地建設,重點支持北方循環經濟示范區產業新城建設,打造城市副中心。

(一)一區

經濟開發區。借力京津技術、智力資源,強化科技成果產業化功能,做好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的充分準備,爭取京津資源化項目向定州轉移打造高端高新產業發展核心區。重點發展汽車及零部件生產研發銷售、精細化工、體育用品、食品醫藥、現代服務等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促進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實現協同發展、錯位發展、互補發展,拓展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并重、引資引技引智并舉,吸引更多好項目和高層次人才匯聚定州,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充分發揮經開區對外開放平臺作用,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并重、引資引技引智并舉。做優做特直屬園區基地,明晰各園區功能定位,加強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產業配套設施建設,實現聯動發展,增強優質產業集聚能力,推進我市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到2025年,初步建成改革開放主陣地、先進產業聚集區。

(二)多園

1. 北方循環經濟示范園。打造國家級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國家級綠色園區,位于定州市主城區正南方向、大沙河南北兩側,采取政府主導、市場運營的模式,主導產業為再生資源加工業、廢舊塑料、橡膠再利用等產業,配套產品交易及現代物流業加快推進生產加工、產品交易、物流配送、綜合服務、基礎配套、教育培訓六大板塊建設,重點發展再生資源加工業,配套發展產品交易及現代物流業,構建較為完整的資源循環化產業發展體系2025建成全國北方最大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示范區

2. 雙天工業園。省級軍民結合產業示范基地、省級五星級創業示范基地、省級中小企業發展服務平臺。以汽車配件、農業機械、建材、設備制造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發揮雙天機械等龍頭企業的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加強與國內知名農機企業對接,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品牌帶動強的企業入園,形成行業聚集效應,增強行業及產品的優勢競爭力。2025年,產業層次進一步提檔升級,打造全國最大的農用機械生產基地。

3. 正陽工業園。圍繞制造業重點項目建設,聚焦高端門窗、制針、電梯生產等領域,發揮傳統制造項目支撐引領作用,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品牌項目為支撐,進一步促進產業集聚。

4. 沙河工業園。主導產業為鋼網、金屬絲網生產加工,產品暢銷全國,出口世界各地。繼續整合高蓬鎮、李親顧鎮的鋼網加工企業,圍繞金屬制品產業的轉型升級,提升主導產業競爭力。依托定州傳統鋼網產業轉型升級規劃建設的鋼網智造小鎮,作為河北省首批培育類特色小鎮,引進并融入校企科研院所合作、智能機器人、智能制造設備、電子商務、研發定制等高科技元素,打造高端產業與高科技人才聚集地,產城融合與功能完善的生態宜居區。

5. 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加快循環農業科技園、生態農林科技園、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建設,打造畜牧、苗木、農牧機械裝備制造和糧食深加工四大產業鏈條。加快科技服務與成果轉化,發展互聯網+農業,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集科研、生產、經營、示范、推廣、培訓于一體的綜合性示范基地。

6. 航空產業園。依托通用機場項目和國研無人機基地,大力發展通用航空、軍民融合、輕型飛機、無人機等戰略新興產業,重點提升國研無人機研發生產基地運營能力,并納入經濟開發區管理。積極培育無人機遙感測繪和導航等業態,提升通用航空等制造影響力,發揮定州通航機場軟硬件基礎設施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通航產業,培育開發區未來產業的增長極。

四、主要任務

(一)實施產業創新能力提升行動。

1. 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快建設科技成果轉化轉移機構,加快開發區生產力促進中心、朝暉科技園等常設技術市場建設增加和完善省級以上科技成果轉化機構、技術轉移服務機構、技術交易市場的功能和配置能力。大力開展科技創新活動,舉辦定州市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催生企業科技創新發展動能,引導企業用好高校院所的項目、人才等資源,積極開展新興產業領域關鍵技術研發應用,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先進技術等優質資源落戶定州。完善科技服務體系,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形成京津研發、雄安研發、定州轉化、定州智造新格局。

2. 提升產業協同創新能力依托省市工業設計創新中心,力實施工業研發設計深化提升工程,支持設計意識強、發展潛力大的龍頭企業建立工業設計中心,提高制造業研發設計創新能力,加快工業研發設計產業發展。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研發機構等組建聯合體,開展協同攻關。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特色產業、優勢產業領域應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聚焦制造業創新發展共性技術需求,探索創新載體組建新模式,在汽車零部件、資源循環利用、納米科技和氫能等領域打造新型創新載體,加強長安研發中心、旭陽重點實驗室、工業設計創新中心等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提升制造業創新鏈整體效能。

3. 構建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完善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和運行機制,提高科技產出效率。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實行揭榜掛帥等制度,給予創新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推動項目、基地、資金、人才一體化配置,通過提升完善標準、質量等政策措施,激發企業創新動力。強化創新政策協調聯動,認真落實國家和省關于支持企業創新的普惠性稅收優惠政策,探索對基礎研究投入持續穩定增長的企業按增長額度給予財政資金后補助支持,推動科技政策與產業、財政、金融等政策有機銜接,打造全鏈條、專業化公共服務平臺,逐步建立健全科技創新綜合服務體系。

4. 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提高重點企業創新能力。支持企業建立多種形式的研發機構,開發高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和高附加值的新產品,提升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強化龍頭創新引領作用,發揮龍頭企業資源整合能力,實施科技創新能力躍升計劃,支持龍頭企業完善創新機制、加大研發投入、牽頭或參與建設省級創新平臺,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行業知名品牌。

(二)實施產業鏈現代化攻堅行動。

1. 推動產業基礎能力建設。聚焦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優勢領域實施一批產業基礎再造項目,著力補短板、強優勢、提質量、優生態,加大工業基礎技術研究力度夯實產業技術基礎,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突破產業基礎能力的薄弱環節,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布局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加大重要產品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推動重點實驗室資源共享,長期穩定開展工業基礎領域技術研究、轉化推廣。

2. 提升優勢產業鏈競爭力。推進新一輪大規模技術改造行動,鍛造優勢產業長板,補齊產業基礎短板,增強產業鏈韌性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抗風險能力,加快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圍繞重點產業鏈,開展強鏈、補鏈、延鏈、穩鏈、創鏈行動,深入梳理產業鏈短板弱項,打通堵點,補上斷點,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做優強鏈,深化提升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體育用品等優勢產業鏈,對標行業先進水平,加強產業協同和技術合作攻關,提升重點行業本地配套化率,持續增強產業鏈競爭優勢打造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產業鏈體系壯大新鏈,完善新材料、氫能、航空裝備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鏈,拓展冰雪裝備產業鏈,彌補產業鏈缺失環節,培育引進一批產業鏈核心企業,加快實施一批產業化示范項目,培育產業競爭新優勢延長短鏈,拉伸補齊體育用品能源化工金屬制品等存在短板和薄弱環節的產業鏈,提升傳統產業鏈整體競爭力。

3. 加快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開展產業集聚行動,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產業集約集群發展。與京津雄開展產業協同、區域合作,大力開展招商活動,圍繞產業鏈條延伸,與產業內的優質企業開展合資合作,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和布局優化依托長安汽車河北基地、北方循環經濟示范園區新材料產業園區等產業集聚區的提升,開展延鏈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做大做強汽車及零部件、體育用品、高端廚具等特色產業集群,推動中醫藥、食品加工等產業發展,促進產業協作,探索出一條制造業集群發展的新路徑協同培育集群模式形成龍頭企業拉動,配套企業跟進,產業集群發展效應

4. 加快打造開發區創新高地。緊緊圍繞一區多園功能定位,實施四個一批工程和開發區提質升級行動工作方案優化產業布局,分業施策,切實解決園區當前存在問題,加快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提升園區承載力,增強創新能力,引領和帶動全市產業轉型升級。在軟硬件上補齊短板,實現開發區整體提質升級在精細精準上力求突破,實現質量效益提質升級在服務質量上不斷提升,實現營商環境提質升級在科技創新上持續發力,實現創新能力提質升級在體制機制上深化改革,實現創新發展提質升級

(三)實施融合發展深化行動。

1. 打造數字化智能制造實施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行動計劃。加快推進工業制造體系建設與工業互聯網升級改造有機融合,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企業智能化水平,加快信息技術與產業鏈各環節的深度融合。重點推動龍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加快智能制造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倉儲、售后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應用,不斷提高生產管控智能化水平。推動汽車及零部件、體育器材等有條件有基礎的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持續推動工藝革新、裝備升級和生產過程智能化,進行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數字化車間建設。推進網絡化協同制造,支持建設協同研發設計平臺,推動建立完善面向全產業鏈的大數據資源整合和分析平臺。開展中小型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研發推廣面向中小企業的低成本、模塊化的先進數字化解決方案,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普及

2. 深化融合發展。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重點發展柔性定制、共享生產、供應鏈管理、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總集成總承包等新模式新業態,推動制造業企業業務流程再造、商業模式及業態創新。積極探索重點行業、重點領域融合發展新路徑,鼓勵原材料企業向產品和專業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消費品工業企業加快發展規模化、個性化定制,裝備制造企業向系統集成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支持制造業企業依托核心裝備、整合優質產業資源,建設全方位的集成系統,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鼓勵骨干龍頭企業利用先進技術向平臺經濟轉型深入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積極培育一批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和項目,推動服務型制造主要模式深入發展。

3. 加強數字產業基礎支撐積極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聚焦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重點領域,統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謀劃建設加快5G網絡向工業園區延伸覆蓋,逐步實現熱點區域深度覆蓋,推動5G應用從生產輔助環節向生產關鍵環節延伸,積極打造移動網絡千兆和光纖寬帶網絡千兆的雙千兆寬帶城市有計劃地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探索融合網絡、計算、處理于一體的新型網絡架構

(四)實施企業梯度培育行動。

1. 打造龍頭領軍企業。聚焦重點產業集群,整合優質資源,引導發展質量高、綜合實力好的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逐步形成一批市場前景廣闊、規模效益突出、綜合競爭力優勢明顯并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龍頭領軍企業強化龍頭企業示范引領帶動作用,以龍頭企業為鏈主,建立鏈長制一鏈一企的培育推進機制。推動優質企業有效發揮在產業集群建設中領軍作用,組建創新聯合體,牽頭承擔重點研發計劃、重點項目和重大平臺建設等任務,通過技術輸出、資源共享、供應商管理等方式整合產業鏈上中下游要素資源,快速提升規模效益水平。聚焦汽車和體品等主導產業,充分發揮品牌、技術、資源、渠道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投資合作,提高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核心競爭力的科技領軍企業。

2. 培育專精企業。引導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道路,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計劃開展分層次梯度培育,提高專業化生產、服務和協作配套能力,提升市場競爭力。建立中小企業公共創新服務平臺,提升集聚服務資源能力,拓展服務功能,精準服務企業。

3. 鼓勵小微企業上規模加快培育市場主體,支持創業創新,促進小微企業園、創業孵化平臺等建設,催生新模式、新技術、新業態,加速形成小微企業競相成長的發展氛圍。建立成長型小微企業重點培育庫,實施精準服務,及時化解企業發展難題,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提檔升級。對首次新增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且連續兩年均為規模以上的,制定激勵獎勵辦法,提升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量。

4. 促進企業融合融通。支持制造業龍頭企業立足中小企業共性需求,搭建資源共享平臺,推動大中小企業相互嵌入式合作,在重點領域實現設備共享、產能對接、生產協同。鼓勵中小企業加強與鏈主企業的協同創新、配套合作,支持建設中小企業信息、技術、進出口和數字化轉型綜合性服務平臺。支持企業在技術攻關、產品配套、品牌渠道以及資金融通等方面的創新融合,推動重點產業鏈上下游合作。

(五)實施綠色制造轉型行動。

1. 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持續開展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創建。推進生產過程綠色化,創建一批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綠色工廠。培育綠色園區,大力推進園區循環改造及企業綠色發展,實現工業園區產業和基礎設施的綠色化。打造一批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推進供應鏈節點企業協調協作,帶動上下游企業建立綠色采購、生產、營銷、回收及物流體系。加快構建綠色制造服務體系,培育壯大第三方服務機構。培育綠色新動能,打造高端高質的產業生態圈,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產業金融、現代物流、醫療康養、文化旅游、科技服務等產業集群。

2. 推進重點領域綠色化改造。一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開展重點行業和領域綠色改造。依托復朗施納米科技公司,加快建設納米科技產業園。建立和完善差別化資源價格政策體系,嚴格執行質量、環保、能耗、安全等法規標準,倒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二是協同推進降碳治污。推進煤炭減量消費和清潔高效利用,加快清潔能源發展,不斷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比重。在碳達峰、碳中和行動中,抓緊謀劃制定我市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持續開展節能監察、污染評估等專項行動,加強污染物排放管理,統籌推進治污與減碳工作。持續開展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工作,建立動態管理機制,防止已取締的散亂污企業異地轉移、死灰復燃。

3. 提高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強化資源綜合利用,依托北方循環經濟園區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原材料高值化利用,進一步加強橡塑回收加工、廢舊機械電子拆解再利用、報廢汽車拆解、廢舊物資精深加工、固廢資源化利用、循環經濟技術開發成果與轉化等。加強大數據、區塊鏈等互聯網技術在再生資源領域的應用,助力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廢舊物資信息平臺和回收交易市場,建立廢棄物資信息平臺,推動再生資源產業共生平臺建設。

(六)實施開放合作深化行動。

1. 推動協同創新發展。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和冬奧會籌辦三大機遇,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雄安新區產業轉移。深入推動跨區域協作,繼續加強和鞏固周邊合作,加強與京津雄安創新源頭對接,積極吸引京津雄安科技成果在定州落地轉化,深化京津雄安研發、定州轉化智造模式,與主要增長極牽手互動、借勢發展。加快推進未來科技城、納米科技產業園、氫能產業基地、中投制造基地建設,打造一批產業協同平臺。

2. 參與國際科技合作。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加大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培育力度,為我市集成運用國際優質科技創新資源搭建平臺、拓寬渠道。持續加大國際招才引智力度,瞄準技術前沿和產業前沿,重點引進一批頭部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持續招大引強、招新引精。深化全球精準合作,支持龍頭骨干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積極參與全球資源整合配置,集聚國際要素資源助推我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七)實施質量品牌提升行動。

1. 提升產品質量。推動企業落實質量主體責任,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開展質量提升行動,聚焦汽車及零部件、體育器材、廚具等主導產業,開展關鍵技術質量攻關,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支持龍頭企業將配套中小企業納入共同研發、生產、質量、等全域管理,提升專業化協作配套能力,推動協同創新協同制造。

2. 加強標準體系建設。推進制造業質量提升行動,鼓勵和支持企業重視質量,實施全產業鏈質量管理,支持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與產品標準體系。引導企業研究制定企業標準,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制定行業標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推動產品質量認證工作。重點在體育用品產業領域,建立定州體育用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和定州體品質量溯源體系平臺,完善產業鏈標準體系,培育一批標準領航產品。

3. 加快品牌培育。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建立完善品牌培育管理體系,開展品牌培育工作。在汽車、體育用品等重點制造領域,扶持發展定州品牌。強化企業品牌發展和競爭意識,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支持企業從貼牌生產向自主設計、自創品牌發展。強化市場營銷,創新品牌營銷傳播模式,支持企業參加國內外大型展覽展示活動,推動優勢企業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發揮優勢品牌企業引領作用,引導中小制造企業向龍頭企業靠攏,同類產品向品牌產品集中,不斷提升品牌價值水平。到2025年,力爭培育打造國家級、世界級金字招牌企業,打造定州體育用品產業區域品牌。

(八)實施制造業人才培育行動。

1. 積極引進高端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導向,柔性引進培育帶技術、帶成果、帶項目、帶資金的高層次人才。貫徹落實《定州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引進激勵實施辦法(試行)》,對在我市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的高層次人才及其創新創業團隊,符合條件的推薦申報省科技英才雙百雙千工程;對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在我市轉化落地的,在項目申請、稅收、土地等方面給予扶持。

2. 完善人才內生機制。加強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培育新生代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全面壯大科技特派員隊伍,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和科技特派員工作站作用。在定州技師學院等職業院校開設服務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相關專業學科,建立培養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技術過硬的專業人才隊伍。

3. 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堅持服務導向,以人才優勢推動實現創新創業優勢,進一步加強各類人才平臺建設,健全以創新能力、創新質量、創新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從制度層面營造良好生產研發環境,完善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引進激勵辦法,支持人才引進和成果產出。

六、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構建協調推進機制,落實市級領導包聯項目建設機制,加強日常監管和全過程協調調度,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推動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項目建設、重點企業發展,協調解決制造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健全規劃實施體系,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對全市制造業發展的統籌協調和工作指導,各有關部門建立相應工作機制,定期發布年度重點任務和工作目標,主動作為、上下聯動、協同作戰,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二)強化招商引資。把項目建設、產業培育、科技研發擺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形成高效推進機制,對納入規劃的重大工業項目,簡化審批程序,優先保障規劃選址、土地供應和資金安排。對引入的現代產業示范項目、產業技術研發項目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項目給予扶持。建立健全招商引資機制,開展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組建專業化招商團隊,廣泛開展駐地招商。大力推動平臺招商、應用場景招商,帶動龍頭企業、上下游配套企業和服務對象來定州發展。

(三)加強資金支持。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重點投向制造業升級與兩化融合、生產性服務業提檔升級等關鍵領域。強化產業基金支持,充分利用現有各類產業發展基金,激活我市現有產業發展基金活力,支持制造業發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投資機構作用,支持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積極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建立常態化銀企、證企對接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制造業重大項目建設、企業技術改造和關鍵基礎設施建設。

(四)完善產業生態。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建立審批綠色通道,健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落實公平競爭制度,營造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持續做好全面創新改革工作,破解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瓶頸,充分激發市場主體、創新主體的活力和潛力。完善園區配套環境,提升綜合公共服務能力,加快集聚企業、高校、院所、科技服務機構等多元主體,構建資源要素集聚、產業環境優化、各類主體和諧共生的產業生態體系,提升產業集群和產業鏈核心競爭力。

(五)強化要素保障。保障重點用地,實行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持續推進閑置低效用地專項清理處置工作,建立常態化推進機制爭取更多項目使用國家用地計劃指標。健全產業用地供應機制,分類采取彈性年期出讓、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等多種供應方式,鼓勵工業項目充分利用現有場地進行建設。完善人才培養和就業政策,確立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人才體系,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隊。

 

政策解讀:
《定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解讀
關于本站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定州市人民政府
網站標識碼:1306820002
冀ICP備07026536號   冀公網安備 130682020000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