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
《定州市農村貧困失能半失能人員照護服務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20年10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定州市農村貧困失能半失能人員照護服務
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河北省民政廳、河北省扶貧開發辦公室、河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河北省農村貧困失能半失能人員照護服務工作方案》的通知(冀民[2020]88號)要求,助力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構建穩定脫貧和防止返貧致貧長效機制,現就加強農村貧困失能半失能人員照護服務,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策部署,堅持政府主導、家庭盡責、社會力量參與,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注重可持續的原則,創新工作思路,整合資源力量,完善服務供給,采取家庭照護、鄰里照護、集中照護和社會服務等方式,為農村貧困失能半失能人員提供穩定可持續的照護服務。2020年底前,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失能半失能人員照護服務水平明顯改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顯提升。
二、服務對象
(一)對象范圍
農村貧困失能半失能人員是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包括未脫貧人口和已脫貧仍享受扶貧政策人口)中,經過生活自理能力評估,被認定為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半失能)或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失能)的人員。
(二)認定標準
農村貧困失能半失能人員認定,特困供養人員按照民政部《特困人員認定辦法》(民發[2016]178號)規定的指標進行綜合評估,確定失能、半失能等級;其他人員參照國家民政行業標準《老年人能力評估》(MZ/T039-2013)進行綜合評估,確定失能(重度失能)、半失能(中度失能)等級。
(三)排查摸底
市民政局、市扶貧辦負責,依托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數據,全面排查喪失勞動能力和無勞動能力人口,開展生活自理能力評估確定失能半失能人員數量,逐戶逐人掌握其家庭結構、健康狀況、照護現狀和照護意愿等信息,分類建立詳細數據臺賬,切實做到服務對象不落一人、基本信息掌握精準。
三、服務方式
市民政局牽頭,會同扶貧、衛生健康等部門,按照農村貧困失能半失能人員個人意愿,分類落實照護服務。
(一)家庭照護。具備家庭照護條件的人員,強化家庭主體責任,由具備照護能力的家庭成員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落實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照護服務。
(二)鄰里照護。不具備家庭照護條件的人員,在村民委員會指導下,就近就便選擇有照護能力的親屬或鄰里作為照護人,協商簽訂照護服務協議,明確服務內容要求、雙方權利義務和相關責任,按協議規定落實照護服務。其中,特困供養人員,在市民政局指導下,由鄉鎮(街道)與其本人或監護人、照護人簽訂三方委托照護協議,落實照護服務。
(三)集中照護。有入住機構意愿的人員,特困供養人員就近安排入住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由政府保障實行集中供養;其他人員根據個人支付能力,選擇入住養老機構、鄉鎮衛生院或具備托養功能的農村互助幸福院等,實行集中照護。有條件的,可依托公辦及公建民營養老機構閑置床位,為服務對象中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人或者法定贍養、撫養、扶養人無事實能力的人員,提供低收費托養服務。市民政、衛生健康等部門,要支持引導各類照護服務機構,設置照護型床位,配備醫療、康復設備,提升集中照護能力,并及時公布相關信息。
(四)社會服務。有社會化服務需求的人員,組織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社工組織等,向農村地區拓展服務,提供居家照料、日間短托等方便可及的照護服務。依托農村互助幸福院、衛生室、便利店、小型餐館等公共服務設施,設立服務站點,明確專人負責或統籌使用公益崗位,提供日間照料等力所能及的服務。
四、保障措施
(一)抓好照護技能培訓。統籌政府補貼的職業技能培訓項目,組織農村貧困失能半失能人員照護人、照護服務機構工作人員以及其他提供照護服務的人員,分批分級開展照護技能培訓,提升基礎護理能力,并按規定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政策。有條件的地方可擇優選擇養老機構和專業培訓機構,采取靈活方式進村入戶,開展日常護理技能培訓。到2022年,每年培訓養老護理人員不少于500人次,滿足照護服務需求。(牽頭單位:市人社局;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各鄉鎮街道)
(二)抓好醫療服務保障。拓展鄉鎮衛生院、農村衛生室服務范圍,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為分散居住的人員提供定期探訪、送醫送藥、健康管理等服務,市財政結合本地財力實際,對簽約服務費中個人繳費部分給予一定補貼。指導各類照護服務機構,通過內部建設醫療機構(醫務室)、委托周邊醫療衛生機構管理或開展簽約合作等方式,提升醫養結合服務水平,滿足入住人員醫療服務需求。推廣康復輔助器具配置、租賃試點經驗,推進居住場所無障礙改造,為農村貧困失能半失能人員生活提供便利。(牽頭單位:市衛健局;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醫保局、市財政局、市殘聯,各鄉鎮街道)
(三)抓好保障政策落實。按照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和有關政策要求,及時足額支付失能半失能特困供養人員照護費用,依規落實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正常運維經費。全面落實農村低保、臨時救助等救助幫扶政策,及時將符合條件的人員納入保障范圍,依規及時足額發放救助幫扶資金。全面落實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和殘疾人兩項補貼、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補貼制度,做到按時發放、足額發放、不落一人。(牽頭單位:市民政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衛健局,各鄉鎮街道)
(四)抓好信息服務聯通。強化精準扶貧和社會救助信息共享,抓好數據監測和日常走訪,做好數據動態更新。推進市級“互聯網+”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建設,將轄區內農村貧困失能半失能人員、照護人和照護服務組織、照護服務點等全部納入平臺管理,做到信息聯通順暢、供需對接精準、應急救援響應及時。全面落實定期探訪制度,及時了解照護服務落實情況、存在問題和服務對象訴求,防范意外風險。(牽頭單位:市民政局;責任單位:市扶貧辦、市醫保局、市殘聯,各鄉鎮街道)
(五)抓好服務監督管理。按照省制定的照護服務標準規范、滿意度調查和社會評價制度,指導鄉鎮(街道)和村民委員會結合相關工作,加強服務監督評價,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對于滿意度較低、社會評價較差的照護人和照護服務組織,督促其做好改進規范工作,提升照護服務質量;情節嚴重的,及時調整更換,依法依規懲處,嚴防發生棄養、虐待、傷害等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件。(牽頭單位:市民政局;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街道)和相關部門要加強工作指導,明確職責分工,強化協調配合。民政部門發揮牽頭協調和統籌指導作用,做好對象認定、服務落實和監督管理等工作。扶貧部門配合民政部門做好對象認定工作,并對照護服務、幫扶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監督。財政部門結合實際需要,做好資金籌集、管理工作。衛生健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殘聯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做好醫療服務、技能培訓、康復輔助器具配置等工作。
(二)扎實推動實施。各部門要對照本方案要求,結合本部門實際細化完善工作措施,明確重點任務、時間節點、責任科室和落實標準,層層壓實責任,積極穩妥推進。10月底前,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建立農村貧困失能半失能人員信息臺賬;12月底前,對納入臺賬的人員,逐一明確照護方式、照護人或照護服務組織,推動照護服務有效落實。健全保障政策落實、服務質量監管、新增人員監測等工作制度,確保照護服務穩定可持續。
(三)加強監督檢查。民政、扶貧部門要加強督促指導,對積極主動、工作成效明顯的,在安排財政補助及有關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遴選相關試點項目方面給予支持。對工作推進不力、落實不到位的,要通報批評、督促整改,確保責任落實、工作到位、措施精準、取得實效。